
17732275976
日前,福建指导实施《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交流座谈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平台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复杂挑战。通过标准化手段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回应全球治理体系的复杂变化对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的新形势、新挑战,也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行业jiankang有序发展。该标准是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是确立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zui佳实践,兼顾创新激励发展和市场秩序维护。
与会专家与电商平台代表围绕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结合电子商务日常经营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电商平台应采取何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行多方探讨。维权援助相关专家分别从政策与保护的角度,就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
下一步,福建各地市将分别确定1至2家当地主要电子商务主体作为标准实施试点单位,对标初步评价体系,开展自评自纠。福建鼓励各地市自主开展实施标准先行先试活动,形成工作总结,提炼福建特色经验。此次会议对于福建完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电子商务行业jiankang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福建)
为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单位,全面提升北京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召开2022年度全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培训会。各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员,2022年度认定的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的知识产权人员参会。培训会以视频方式召开。
培训专家为企业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高价值专利创造与专利布局两个主题讲座,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处室人员介绍了本市知识产权服务事项政策以及近期开展的有关工作。会议还设置了在线互动环节,就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工作问题进行交流,获得良好反响。
会议还明确了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管理与考核等要求,希望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发挥示范作用,以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促进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
9月16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与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就两局zui新工作进展及未来合作等议题充分交流了意见。
申长雨祝贺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就任欧亚专利局局长。他表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亚专利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专利审查员交流、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取得了诸多务实成果。希望未来两局继续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更好服务于广大创新主体,促进各国企业在欧亚地区开拓市场。
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表示,欧亚专利局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多年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不仅推动了双方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双方在PPH、PCT、国际知识产权议题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更好推动双方创新发展。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务微信
江苏助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升级
9月23日,2022年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2.0》《长三角地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合力推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升级。
据了解,早在2018年4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上海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基本框架,建立了发展共商、布局共进、保护共治、服务共享、人文环境共建的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机制。此次,在原有合作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知识产权部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共同研究形成了2.0版框架协议。协议围绕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使命,合力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软硬件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充分彰显“一体化”和“高质量”。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支苏平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强化部署推进,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区;聚焦优化环境,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样板区;激励创造运用,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新服务手段,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开放协作标杆区;厚植人文环境,着力打造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试验区,助力江苏全省稳住经济大盘,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8月,江苏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98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56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63.64万件,地理标志产品及商标达500件。江苏省在中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等3项国家试点工作验收结果均为优秀,“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11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59个地方争创新一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区域,南京市江宁区、苏州高新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
江苏的发展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下一阶段,江苏将同上海、浙江、安徽三地一起,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知识产权共商共建机制,重点推进计划目标、执法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信用体系建设五个“一体化”。(江苏)
9月21日,以“知识产权助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论坛在合肥举行,本次论坛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知识产权局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关注本次论坛并给予了有力指导,沪苏浙知识产权局对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安徽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邓向阳,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zui佳推荐奖获得者袁亮院士出席并致辞。
论坛通过信息发布、合作签约、主旨演讲、长三角知识产权论坛等形式,多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助力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深入分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面临的形势任务,共同研究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新举措。
论坛发布了第九届安徽省专利奖获奖项目名单和《安徽专利调查分析报告(2021)》。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平安银行合肥分行、合肥农村科技商业银行等6家银行与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各自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情况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长三角知识产权论坛中,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分享了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的“江苏经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介绍了实施专利转化的“上海方案”,浙江省知识产权局阐述了探索专利开放许可的“浙江做法”,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则报告了围绕增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合作贡献的“安徽实践”。
世界制造业大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论坛自2019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4次,已经成为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国际国内合作的交流平台,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力量。(安徽)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表彰会9月20日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会见获奖代表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张庆黎出席表彰会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斌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出席会议。会议表彰了248件优秀提案和46家先进承办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第三届被评为先进承办单位,何志敏副局长接受会见和参加表彰会,并作为7家单位代表之一领奖。
十三届全国政协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承办提案417件,比上一届增长83%,全部实现按时办结率、与委员沟通率、答复满意率三个100%。下一步,将以此次评选表彰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推动委员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9月15-19日,以“创新·合作与粮食anquan”为主题的第二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办,展会通过农业科技展馆展、云上展、田间展,全景式呈现现代农业新成果、新装备、新模式,我省组织60家农业科技企业参加了农高会云上展。
河北云上展厅以“科‘冀’沃野 共赢未来”为主题,通过线上模型展示、视频播放、展板展示等形式,从农业新技术推广、企业和产品品牌打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推介展示,突出了河北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品种育种、农业信息化与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方面的科技特色亮点,有效宣传河北加快农业科技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科技农业合作和“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助力全省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河北云展厅浏览量达20多万人次。
同时,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揭晓,河北省多家农业科技企业获奖,其中河北广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沼牌塑料沼气池项目、河北新世纪周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菌剂项目分别荣获“后稷奖”特别奖;邢台奥美菌业有限公司菇乐宝牌菌谷粉项目、沧州泽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泽厚芝麻酱项目分别荣获“后稷奖”。
文章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把生物探针溶解到小液滴里就能基因测序,在数百公里外操纵手术机器人切除肾脏毫厘不差,5家企业同时研发抗新冠药物2家进入临床试验……
近日,记者在江苏南京走访发现,大批高端人才、原创成果等创新力量活跃在产业一线,支撑起城市发展的脊梁。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的变化和冲击,南京勇挑大梁敢为善为,克服疫情影响,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呈现强劲的韧性。
今年1—6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1%。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结构持续变“轻”变“新”。
藏粮于技,推进农业现代化
小到能快速识别和筛选种子、明显提高育种效率的种子检测设备,大到掌握全省13个地级市2亿多条物联网数据的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在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赵春江院士领衔创建的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两年来先后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企业产值也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南京作为特大都市,一产增加值占比不到2%,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成为南京锚定的方向。
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双重驱动,南京从源头谋创新,冲击农业产业金字塔尖。10年前农民们“想都不敢想”的画面如今成了现实:一方电脑屏幕里实时查看数千亩农作物长势,无人驾驶收割机在农场智能化作业……
目前,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已累计引进和签约项目248个,入驻企业109家;仅去年入驻企业签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达2054份,合同交易额10亿元以上。
南京国家农高区则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工业化思维做农业,在未来食品产业寻求突破,已与9家龙头企业共建技术分平台和转化示范基地,绘就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景图。
10年来,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62.1%提高到71%以上,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10个百分点,开创出符合都市资源禀赋、具有南京特点的农业腾飞之路。
发力互联网的下半场竞争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发布了“全球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全球云原生算网操作系统”以及“全球6G TKμ连接无线传输试验平台1.0版”等3大创新成果,为南京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再添竞争“杀手锏”。
互联网上半场,中国是追随者;互联网下半场,中国要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说:“我们的确定性网络在‘信息高铁’方面闯出一条新的路径,对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助力。它是我们国家数字经济的一个新的‘底座’。”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碳达峰碳中和……南京以紫金山实验室为圆心,以技术成果和人才溢出为驱动,推动网络通信与多重发展战略共振,与诸多新经济板块融合,为南京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目前,紫金山实验室联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集聚了通信领域创新团队61个,创办孵化企业60家,其中12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1—5月,南京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8.27亿元,同比增长16.9%,大幅规上服务业整体增速。数字经济已成为南京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南京方阵竞逐生物医药赛道
走进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1000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关键原料、500多个终端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对于生物检测来说,酶和抗体是上游关键原料,直接决定了下游的检测试剂性能,进而影响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酶能够把少量的DNA扩增上亿倍,使仪器可以检测到,正因如此,新冠病毒再怎么狡猾也能很快被检测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诺唯赞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南京市打造新医药与生命产业行动计划》《南京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聚焦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寻求破题思路。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坐落于南京龙王山下,这里集成了亚洲大的基因测序中心、行业排名首位的存储与超算中心、全球的质谱检测与分析中心、华东规模大的临床前药物检测中心、国内位于自贸区的人类遗传区域创新中心及千万级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国内政府控股的医学检验所等6大专业技术中心……
在平台的支撑下,短短10年,基因分子诊断、医疗器械、创新药、器官芯片等生物医药成果竞相涌现。2021年,南京生物医药谷年营收超千亿元,位列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榜单第11名。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南京已初步建成研发、孵化、中试、生产、流通贯通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今年1—6月,南京新医药与生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58.3亿元,增幅16.1%,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规模990.5亿元,增幅12.1%。一轮新兴产业的“朝阳”正喷薄而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李玉超 记者徐华 )近日,从河北省保定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保定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家。至此,保定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9家。
今年以来,保定大力实施“专精特新”振兴行动,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领跑者、关键技术攻坚者、产业链供应链维护者,引导全市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之路。
据保定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区域的产业升级、科技带动发展和产业链聚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其中六成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按照“入库培育、市级认定、推荐省级、遴选示范、优选小巨人”梯度培育计划,重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培育了同光股份、雷弗流体、浪拜迪电气等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该市组建了市级“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以数字化路径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根据企业需求,每月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总裁大讲堂”,帮助企业家提升数字化转型思维和数据管理意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该市引进培育了国信优易、新智认知、科大讯飞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数据服务企业,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
实施中小企业纾危解困行动。该市建立中小企业帮扶机制,成立企业服务专班,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问题。设立“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奖励资金;与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保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努力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科技攻关方面的需求,组织相关企业与中国医科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联合开展生物医药、设备自动化、纯电驱动重载运输平台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帮助企业技术难题。今年以来,该市工信部门已为145家中小企业解决156项难题,帮助中小企业企业融资3.5亿元。
来源:河北新闻网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
近期,省厅将制定发布《河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附后),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拟组织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19年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申报要求
我省中小企业按照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据实进行自评,填报自评表(因国家平台评价系统尚未正式开放,本次填报纸质表并盖公章)并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申报企业所在县级、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合格的企业,按自愿原则登录河北工业企业服务平台申报板块(http://gxt.hebei.gov.cn/main/)申请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并规范制作纸质认定申报书(含自评表、相关佐证等),向所在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申报。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申请要求
按照《细则》规定,2019年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主动申请复核。企业需先登录河北工业企业服务平台复核板块(http://gxt.hebei.gov.cn/main/)完成申请填报,并规范制作纸质复核申请书(含申请表、相关佐证等),向所在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报送。未按期复核的企业,将自动取消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格。
三、企业认定申报和复核申请工作要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成为国家和我省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请各市局务必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动员本地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自评,优选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导企业填报和材料整理,并认真审核把关;同时做好期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工作,做到应复尽复,确保我省涌现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请各市局务于9月28日,将创新型中小企业审核合格企业名单(盖公章)和申报书(一份)提供省厅;务于10月16日前完成本批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2019年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申请的网上审核,正式行文推荐,并将企业认定申报(复核申请)资料(一份)统一报送省厅。(正式通知待《细则》发布后下发,如与本通知有不一致的情况,按正式通知执行)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处
2022年9月15日
来源: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网